2023“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BRISMIS)于2023年11月28至30日在北京举办,来自4个国际组织和20余个国家的科普场馆、科普机构近50名代表,以及中国国内各类科普场馆和机构、科普企业240余位业内人士参加。本次研讨会以“科普场馆STEM教育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馆承办,中国铁道博物馆、国家动物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协办。其中专题论坛“数字技术推动科普场馆STEM教育均衡化与资源共享新举措”于 11月29日下午在中国铁道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成功举办。
本次专题论坛分为A、B两个会场,来自国际组织代表、各国科普场馆及国内科普场馆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共计150人参加了论坛。中国铁道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李春冀致欢迎辞,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程东红同志出席了本专题论坛。
当前,数字技术促使科学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如何打破地域空间、经济资源等限制障碍,让科普场馆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进一步促进 STEM教育的公平化和均衡化是本次专题论坛的主旨。此次论坛邀请了“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及文博机构14位国内外代表分享了科普场馆促进 STEM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共建共享的建议和经验。
专题论坛1A会场由重庆自然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李华、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天文馆科学中心馆长哈娜·霍斯尼联合主持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学教育办公室、开普敦大学研究科学家、博士后研究员茨阿米索•马克维拉作《Initiatives of the IAU of Astronomy for Education, and Astronomy Education Research》报告
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天文馆科学中心馆长哈娜·霍斯尼作
《Science Centers as an Essential Tool for AI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报告
澳门科学馆馆长邵汉彬作
《数据科学于科普场馆的应用与实践》报告
泰国国家科技馆业务发展处处长:南蒂达•斯里帕奥拉亚作《Enjoy STEM Career: A platform to encourage young people to pursue careers in STEM》报告
宏瑞文博集团董事长徐武洪作
《博物馆社教创新性形式实践与探索》报告
合肥嘉石科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鹤作
《数字化赋能科普资源及场馆运营实践》报告
专题论坛1B会场由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副馆长吴千主持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副馆长刘洁作
《数字技术助力海洋科学科普呈现的创新与实践》报告
柳州科技馆馆长杨晟作《新媒体科普创作与科普资源包开发融合STEM教育的探索与思考》报告
网络安全科技馆馆长张丽作
《网络安全科普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报告
德令哈天文科普馆馆长杨发云作《因地制宜,发挥地域特色做具有高原民族特色小而精的天文科普传播者》报告
宁波新文三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红作
《数字技术支持科普场馆展教内容可持续发展典型案例分享》报告
北京众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易聪作
《从数字化窥见展馆未来运营方向》报告
上海宽创国际科学博物馆主体设计院院长彭丽萍作《无界》报告
论坛结束后,中外嘉宾参观了詹天佑纪念馆与八达岭长城站。通过丰富详实的专业参观内容,了解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爱国、创新、奋斗、自强的崇高精神,以及智能化京张高铁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新时代的科普场馆,詹天佑纪念馆始终尝试以先进的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在传播科技知识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中国铁路特色文化的魅力。

与会嘉宾参观詹天佑纪念馆、八达岭长城站
2023年适逢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展望未来,BRISMIS 2023将继续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以及平等参与、互惠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国际科普场馆合作,促进科普场馆STEM教育资源的互惠共享,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期实现,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