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5年“千馆并进 筑基科素”联合行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 作者: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 来源: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
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
一、活动主题
千馆并进 筑基科素
二、组织方式及参与范围
科博学会各分支机构或单位会员围绕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六一”国际儿童节、世界海洋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七一”建党节、全国科普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新疆自治区成立70周年、国庆节等重要时间点为发力点,拟定主题报科博学会审议后,负责牵头组织策划主题实践活动(主要工作计划见附件),从年头到年尾,实现全年主题联合行动贯穿,并在今年9月集中呈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之后确定的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发挥科博学会不可替代的组织作用。
科博学会各单位会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参与全年各项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坚持价值引领,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
各参与单位要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科普、全面深化改革等重要论述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重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信心决心、狠抓贯彻落实。要锚定2035年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以加强自然科学博物馆与科技协同布局,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文化教育的阵地优势和社会大课堂的资源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赓续在青少年的血脉中。以主题展览、报告讲座、影片展映、科普剧等各种形式组织专场活动,共同追随精神谱系、营造科技自立自强的社会氛围。
(二)深化馆校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立足场馆优势资源项目驱动,实施“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提质行动,发挥馆校双方优势,开发一批示范性强的科学教育项目和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基因,为科技强国建设培养创新后备人才。
(三)推动跨界融合,繁荣科学文化
充分挖掘所在场馆领域文化元素,与科技元素相融合,开发科普资源和展教活动。与科技界紧密合作,为场馆所在领域科技工作者搭建科普服务平台,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走进自然科学博物馆、学校、社区等开展科技志愿活动。与文化类场馆深化合作关系,开展对话交流,对接优势资源,联合策划展览、活动等,推动科技文化场馆深度融合发展。开展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学互鉴。通过加强与各类博物馆联系与资源共享,不断融入科技、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体育等各领域,破壁升维,繁荣科学文化,推动自然科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四)展示前沿科技,服务自立自强
加强与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对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使自然科学博物馆成为展示最新科技成就的窗口,让公众在场景中感悟科学、支持科技创新,从而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群众基础。重点围绕我国所取得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集中展示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展现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重大成果,多方位宣传新时代以来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生动实践,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高质量发展。
(五)提供泛在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泛在场馆建设,提升自然科学博物馆服务空间和覆盖范围。充分运用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数字化+展览、数字化+教育实践,通过直播、短视频、话题互动、VR等方式,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筑科普新场域,拓宽科普传播渠道,满足多样化科普需求,让数字化为自然科学博物馆赋能,实现资源共享,惠及更多公众。发挥流动科普设施的独特作用,充分利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流动科普设施,面向基层和偏远地区重点人群开展科普服务,提高自然科学博物馆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六)开展专项行动,打造活动品牌
聚焦重点热点领域,共同打造品牌,形成示范性、创新性专项特色活动。在新生开学季、全国科普月、国庆节等重要节点联合开展“共上一堂科学课”活动,设置主会场与分会场,邀请科学家、航天员等围绕我国在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国青少年开展系列科普讲座,形成科学家讲科普的示范效应,增强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获得感。
四、活动要求
(一)组织动员。“千馆并进 筑基科素”联合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各分支机构要广泛动员单位会员,精心组织,集成优势资源、汇聚各方合力,不断提升联合行动服务力、影响力。
(二)活动宣传。活动开展期间,科博学会将通过多种形式对参与单位的活动详情进行宣传推广,汇聚形成宣传热点,营造浓厚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力。各参与单位要积极利用当地媒体资源开展宣传工作。
(三)活动总结。科博学会拟于2025年10月中下旬开展工作总结,并对活动组织有序、服务基层有效的单位和影响大、关注多、反映好的活动予以表扬。科博学会也将通过研讨会等形式推广参与单位的优秀活动案例,形成典例示范带动效应。
五、联系方式
分支机构 |
分支机构联系人 |
科博学会秘书处定向联系人 |
科技馆专委会 |
杜心宁010-59041317 |
任杰 010-59041304 |
地学博物馆专委会 |
阮佳萍010-66557242 |
|
展项研发及环境设计工委会 |
谢文化0551-65196609 |
|
自然历史博物馆 专委会 |
张芳芳010-67025073 |
王茜 010-59041472 |
水族馆专委会 |
靳 鹏0532-82962897 |
|
天文馆专委会 |
李 鹏010-51583339 |
|
专业科技博物馆 专委会 |
吴 千010-64359902 |
|
青少年科学教育 工委会 |
荣 艳 021-68622000 |
刘鑫杨 010-59041422 |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工委会 |
王 昕 13682164076 |
附件:科博学会2025年“千馆并进 筑基科素”联合行动主要工作计划(拟定).pdf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
2025年5月15日
文件下载:关于开展2025年“千馆并进 筑基科素”联合行动的通知.pdf